在金融科技浪潮中,银行业正经历一场关乎生存的技术革命。招商银行 2025年中报披露的"AI First"战略与44.44亿元信息科技投入,折射出行业对大模型技术的集体押注。然而,当头部机构砸下数亿构建全栈体系,中小银行却在算力鸿沟与数据孤岛中挣扎——这场AI竞赛的胜负手,究竟藏在技术路线的选择里,还是生态协同的智慧中? 阅读量:11721
当 “反内卷” 从政策表述变为银行高管在业绩发布会上的集体表态,银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竞争逻辑的深层变革。工商银行、平安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浙商银行、杭州银行等上市银行近期明确加入 “反内卷” 行动,从停止高息返佣到回归价值服务,这场集体行动的背后,是政策引导、行业自救与转型需求的多重驱动。 阅读量:12017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银行业的业绩表现一直备受瞩目。近日,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四家股份行率先发布 2024 年度业绩快报,为我们洞察银行业的发展态势提供了重要窗口。透过这四家银行的业绩数据,不仅能看到过去一年的经营成果,更能从中窥探出 2025 年银行业的发展动向。
在全球货币的舞台上,2025 年以来,美元持续展现出强劲的走势,一度冲破 110 关口,创下 2022 年 11 月以来的新高。这一强势表现,源于美联储货币宽松预期的减弱以及 “特朗普交易” 的回归,使得非美货币纷纷陷入承压状态,而人民币的走势,无疑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
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有限公司公布近日公布的2024年数据在金融界掀起了波澜。全年不良贷款转让挂牌金额高达 2861.9 亿元,较 2023 年增加 1331.6 亿元,增幅达到 87.02%;挂牌项目数量合计为 1041 单,平均每天约 3 单不良贷款项目 “上架” 出售。
三家银行在 2024 年都交出了较为亮眼的成绩单,尽管面临着净息差收窄、政策调整等诸多不利因素,但都通过各自的努力和策略调整,实现了业绩的增长或稳定,在资产质量、资产规模等方面也都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为银行业的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兴业银行于 2024 年凭借一系列亮眼的数据,展现出强大的实力与稳健的发展态势,无疑迎来了属于自己的 “高光时刻”。
在 2025 浦江金融发展论坛暨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年会上,浦发银行董事长张为忠的主旨演讲为金融科技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考与方向,其观点通过一系列数据得到了有力支撑,展现出对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深刻洞察。
贵州,这片拥有丰富民族文化遗产的土地,孕育了松桃苗绣、侗寨鼓楼、马尾绣、镇宁波波糖等璀璨的非遗技艺。在这些非遗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建设银行贵州省分行以金融 “活水” 精准滴灌,成为了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坚实后盾,展现出诸多令人瞩目的金融亮点。
近年来,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为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持。
在金融监管的聚光灯下,恒丰银行于 2024 年历经了一场场严苛的考验,巨额罚单如疾风骤雨般袭来,然而,这并未浇灭其熊熊燃烧的金融雄心,它依旧在奋进的道路上扬帆远航。
在我国波澜壮阔的金融改革浪潮中,农村金融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蜕变,而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宛如一艘巨型航母,破浪前行,惊艳登场,有望重塑全国农商行的格局。
在黑龙江这片被冰雪眷顾的神奇土地上,一场金融与冰雪共舞的产业振兴华章正激情奏响。哈尔滨银行等 17 家银行机构化身产业发展的 “幕后英雄”,近一年间,精准地向冰雪产业倾注了高达 55.37 亿元的信贷 “暖流”,如同在冰原上开凿出一条条奔腾的河流,让金融活力四溢,滋养着每一个扎根冰雪的梦想,将黑龙江得天独厚的 “冷资源” 雕琢成熠熠生辉的 “热经济”。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国有六大银行 2024 年利润分配方案有以下亮点: